历时一个学期的计算广告课程即将落下帷幕,我很庆幸自己没有因为韵博老师开学第一课的“劝退”而退选课程,且坚持到了最后。在这个过程中,我感悟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必要性,也意识到实践中需要完成从学生思维到企业思维的转变。
一、学习准备:理论搭建与知识吸收
我认为前期理论知识的输入为投放环节做了充分准备,其中了解广告行业生态以及掌握投放流程格外重要。
一方面,我们需要清楚程序化广告的版图如何更迭,其中的user、brand、context如何互动,韵博老师从学理角度让我对这方面有了了解,这其中最难的部分我觉得是消化一些专业术语(尤其是英文简写)和区分各类型投放的区别。
另一方面,程序化广告究竟如何投放、涉及几方主体、具体链路如何串联与协作等实操层面的知识点也尤其关键,Lily老师的授课让我对电商行业的广告投放逻辑有了从0到1的认识,具体的演示也使我对抖音、腾讯等Super platform的投放流程有大致的印象。
但面对实践性如此强的科目,在理论学习中我只能做到浅层的框架搭建和知识内化,真正投放起来简直又是另一回事。
二、投放实践:不断调试,摸着石头过河
1、素材创作应定位品牌受众,明确平台调性
首先,我们组的第一轮创意脑暴是在品牌主讲解前进行的,由于当时对品牌理念和受众还不太了解,我们试图用高大上的、天马行空创意对品牌进行包装,但听完讲解后才发现物只卤鹅是传递潮汕风味的亲民品牌,有着自己的人群画像,于是我们第一次推翻了之前的创意思路。
其次,本次投放平台是自带娱乐属性的抖音,强调三秒吸睛定律,但由于我们的创作过度在意内容深度和情景性,不够直给,测试视频在前期跑动过程中非常吃力。在老师的建议和不断调试下,我们制作了配以上头bgm的图文作品,同时筛选出了数据最好的视频作品,对此类素材加大投放力度。
总结来说,这类素材具备内容直给、画面简约、信息明确、有针对性、购物引导到位等特点。
2、人群包适度设置,多投放类型尝试
通过各项数据表现,其实是可以发现哪个投放类型更有利于我们。跑量的投放能够带给我们比较多的转化,搜索广告也能够实现少量但精准高性价比的转化,同时可以尝试在没什么水花或跑不动的情况下尝试复制素材重新跑动。
人群定向方面我们尝试了不定向、适度定向和精确定向。我们发现过于精细的定量其实并不一定带来更高的转化,甚至会消耗更多金额购买流量。适度定向是在本次实践中最有效的人群设置方式。人群定向和投放类型的选择都需要我们将消费者画像准确描绘,也需要借助系统的学习结果不断优化。
3、设置阈值,做好预算管理
由于是花了真金白银的实战,在投放过程中还是比较紧张的。当钱变成数字时,我们对它流逝的感知不那么敏感了,因此预算管理尤其重要,每日总上限、每条素材的上限需要在数据监测过程中做好评估和优化,阈值的设置我们需要心中有数。但由于我们的实战经验匮乏,因此时常会纠结于“没转化是不是因为跑的不够久?”“如果还能继续转化,现在关掉计划会不会很可惜?”等问题,这其中的矛盾或许需要我们对投放规律更熟悉之后才能更熟练的平衡与应对。
4、监测数据,关注特殊节点
通过投测试放我们可以锁定转化较高的时段,对于饮食类产品,饭点前后和深夜是转化的黄金时间,应加大在这些时段的投放,其余时段可以关停计划。在节日、购物节等节点可能面临消耗高且转化难的情况,这时需要通过消耗成本判断计划是否值得继续跑,比如我们恰好遇上双十二,在意识到数据可能不妙后我们选择在当日停止计划。但同时有些时候我们也不能因ROI不高而太过焦虑,从而被数据牵着鼻子走,在学习初期不妨大胆一点敢于试错,积累经验。
三、复盘总结:对话甲方,学会包装
1、汇报时ppt制作应图文呼应,呈现清晰舒适的观感。
2、谨慎选择数据的呈现。我负责了一部分数据图文的制作,意识到在筛选数据的时候需要不断尝试更换数据的搭配,通过时间段、数据指标的选择表达出最适配的、一目了然的图片信息。
3、老师在点评时给我最大的启发是我们应把这次汇报视作对甲方爸爸的汇报,而不是普通的课堂报告,应学会在凸显自己的优点的同时包装自己的缺点,强调自己的优势,将学生思维切换到企业思维。我认为这是我在日后类似汇报中会格外注意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