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分析分为首次归因、末次归因、线性归因、位置归因。
1. 首次归因; 多个待选中触点时,认为第一个的功劳为 100%。理由是第一个触点给用户建立了认知,与用户形成了连接。适用于重视 新用户线索的业务。也就是第一个让你点进去的触点,这其实会产生一个节点,让各种地方会推荐坑位也是这个方向的。
2. 末次归因:多个待选中触点时,认为最后一个的功劳为 100%。这种思路适用范围最为广泛,常用于电商业务的站内归因的计算。末次归因是最后一个至关重要,是用于电商平台的计算方法。
3. 线性归因:多个待选中触点时,认为每个“待归因事件”平均分配此次功劳。适合坑位效果比较平均的产品。是有多个触点时候的平均分配,适合产品是比较平均的。
4. 位置归因:多个待选中触点时,认为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各占 40% 功劳,其余平分剩余的 20% 功劳。兼顾最初的线索和最终的决策。
归因模式具有时效性,如果一件物品失去了它的时效性将会带来更少的冲击感,从而减少了消费者。
归因模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基于规则的:预先为渠道设置了固定的权重值,他的好处是计算简单、数据容易合并、渠道之间互不影响,当然你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去调整他们的权重配比另一种是基于算法的:每个渠道的权重值不一样,会根据算法和时间,不同渠道的权重值会发生变化(数据驱动),运用何种归因模式要取决于自身的业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