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告现象:
这是前些时间我打开微博看到的开屏广告,3个是抗衰老护肤品的广告,1个是多芬的广告。我能够猜到它们推送的逻辑,比如给我推送护肤品是因为平时偶尔会关注化妆品与护肤品的相关消息。但了解这些广告中产品的具体信息后,我发现它们的标价都在500元以上,作为一个平平无奇的女大学生,我根本就没有与这些产品价格相匹配的消费能力,也许是因为平时做作业搜索的高中低各类品牌太多了吧;再者,虽然我关注化妆品与护肤品,但这些产品的卖点都是抗衰老,我目前也没有任何抗衰老的护肤需求;而且,有一点好笑的是,这些护肤品其实是竞争对手,但却在两天内相继给我推送同类产品的广告,其广告创意也很雷同,尤其是雅诗兰黛和兰蔻,都是产品+花的组合,区分度很低。
而多芬广告的推送,我愿称之为视奸滞后型,它让我感受到一种最直接的冒犯,给我一种我被视奸了的感觉,因为上一刻我刚下单买完沐浴露……它的推送恰好晚了一步,很显然还没有识别到我在几个月内都已经不需要沐浴露了……
上面几个广告对我的推送都是无效的,总结一下它们的优劣势的话,优点是它们都尽可能地利用已有的数据,想将产品匹配给相应的消费者。缺点是他们都是通过给用户打标签来确定目标人群特征,构建用户画像,而这些标签都是根据用户识别号、行为等属性进行综合分析,标记用户在各个维度上的属性特征,但用户在设备上的行为是复杂的,就像我刚刚提到的护肤品例子,它只是根据我的各种搜索、浏览记录提炼出标签,片面地把我设定成一个具有高消费能力、面临衰老的女性,没有考虑到其他复杂的情况;还有就是标签的时效性问题,就如我提到的多芬广告,它的推送其实是滞后了的。
2、思考:
①体验:如果不是因为老师布置了这项作业,我可能会一直“人工”屏蔽掉很多程序化广告。过去,这些广告严重打扰了我正常的使用体验,这种消极的体验让我刻意避免与广告接触:比如我很讨厌开屏广告,经尝试无法消除广告后,我就再也没有进行过任何试图改变广告设置的操作,不再和广告作斗争了,不过,我无法改变广告的存在,但我改变了自己的行为,养成了“人工”屏蔽各类开屏广告的习惯——在打开APP的过程中,APP开启的速度已经很蜗牛了,还得看莫名其妙的动态广告,在这种时候我都是直接切出去看会儿别的内容再切回来,这样就能跳过广告。
不过一个令我奇怪的点是,程序化广告的投放应当不妨碍用户正常的使用体验,妨碍了体验的,不仅使用户对媒体的厌恶,也导致了对广告内容的反感,那么,很多程序化广告的投放很可能导致双输的局面,为什么可以存在如此之久?
②隐私:在程序化广告里,我确切地感受到个人隐私遭受侵犯、被滥用,我的安全感降低了,对很多推送都保持怀疑、默认它们不怀好意,这种个性化推荐究竟是在为我服务、为我着想吗?在淘宝上,同样的商品,推荐页里总会显示和我消费水平匹配的产品,而不是那个性价比最高的,这尚且可以用比价、搜同款解决,那在其他方面呢,我们要时刻担忧自己的剩余价值被完全地剥削吗?什么样的消费能力,什么样的用户行为,就该匹配什么样的产品,这真是我们想要的吗?
③匹配:我的个人隐私已经被利用地十分彻底,但即使是这样,程序化广告还是无法精准匹配,它并不能找到我真正需要或是想要购买的商品、体验的服务,在适合的时间和场景放到我面前。我并不排斥那些和我需求相匹配的广告,甚至还很欢迎,但这样的广告真是太少了……K记不错吧,总在快到饭点的时候提醒我它有优惠活动、新品上市,提升我的消费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