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大家都在楼下列举出生活中各种各样面对有趣互联网广告的场景,我才发现,我已经主动抵制大数据营销很久了。但最终获得的体验并没有特别好。
微博我用的是很久以前的国际版本,最多就会出现一个开屏广告。
微信我关闭了个性推荐,并且朋友圈开始出现广告插入的时候我前期几乎看到必点不喜欢。因此后期我的微信朋友圈也几乎不会刷到广告。
比较难避免的是小红书、淘宝和抖音内容。但是他们的精准广告投送手法对我而言多数略显粗暴。那就是我只要搜索过一个关键词/产品名称,他就会认为您近期对该产品有兴趣,并不断不断重复出现在你的视野。
这引出了几个恶性循环。
1. 我不喜欢被互联网“监控”的感觉,我关闭了可以选择关闭的个性化推送选项,也尽可能减少自己点击广告推送的跳转(例如开屏广告、跳转链接等)。部分软件会减少广告的出现,但更多的情况是后台难以琢磨我的兴趣,无法准确刻画我的用户画像,最后只能根据最基础的信息去给我随意推送广告,而我本人则是看到这些毫无兴趣的广告越看越烦。
2. 此外就是根据我本人的搜索记录和点击记录去进行推送,但是目前来看,各大软件并没有做到说推送出我没接触过/没见过但是会感兴趣的内容,而是大量重复重复地去推送我曾经搜索过的同类产品。例如我在小红书搜索过兰蔻粉底液,那么接下来一周甚至更长时间(我没有重新搜索别的粉底液牌子的情况下),我小红书“发现”栏目里的内容,几乎十条里面五条都是兰蔻粉底液的封面图,不一定是广告或者是利好内容,但是后台认为您对这个“关键词”敏感并且会点进去。最终导致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浏览的却是大量相同的内容,“无限信息流”成为了“无限复读机”。
一些思考
前段时间,老师曾在课上分享过某地图与某汽车公司的合作案例,通过地图app用户的大数据成果实现了精准推送。但是前不久,“工信部点名各大地图app违规盗取个人隐私信息”登上了微博热搜。可见,在信息流广告、大数据、用户隐私等方面,在法律伦理未完全完善之前,存在了很多灰色地带。而现在大部分企业似乎都是在默认,这些灰色地带是可以行走的。
实际上,我们并非不想获得更好地广告观看体验,让自己更加轻松便捷的发现适合自己的产品和内容,只是担心自己的每一个点击,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和路径,被曝光在一些无法控制的灰色地带之中,最终带来不好的结果。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充当着不同的角色,如果我是一个广告优化师,我可能会想尽办法让自己的广告更精准地投放到用户的手上;但当我是一个用户,却不希望有任何人会因为我的行为去揣测和追踪我。人文和技术如何达到平衡,是我们无法不去思考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