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广告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任何出现在互联网网站、APP等媒介中的各类形式的广告都可以被称为互联网广告,对于其概念不再过多阐述,我想谈的是已占据互联网广告的绝大部分的程序化广告,以下我从精准程度、竞价模式和用户体验三个角度结合生活中的程序化广告现象阐释。
首先关于精准程度,程序化广告一直被认为是精准定位人群的典范,拿频繁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弹窗广告和朋友圈广告来举例。
弹窗广告一直为人所诟病,在于它不合时宜的出现和坚持不懈地推送与大多数人并无关系的广告内容,是传统广告模式的典例。
以下是我在浏览网页时出现的弹窗广告:
传统广告模式下,广告讲究“广而告之”,要求尽可能广的投放范围,优质的投放渠道和用钱砸出来的投放量,但不考虑投放的精准度,正如约翰沃纳梅克所说的:“我在广告上的投资有一半都是无用的,但问题是我不知道哪一半是无用的。”
相反程序化广告在精准度上好的多,它的精准度来源于按照人群属性而不是广告位来售卖,将定向的维度细化到性别、年龄、地域、兴趣、行为等十几种分类,根据不同的用户画像向其投放个性化广告。
以几条我的朋友圈广告为例。
第一条为完美日记广告:
完美日记的广告是在我的朋友圈出现次数最高的广告,之所以会有下面的评论是因为它也出现在和我同样有着“女性,年轻”标签的用户的朋友圈内。完美日记的投放方式在于广而多,凡是符合目标人群画像的用户,无论其是否搜索过或是否使用过完美日记的产品,都会成为其广告投放的对象。
第二条为饿了么广告:
拿它来举例是因为它出现在朋友圈的时间段,为傍晚17点左右。饿了么为外卖平台,其投放广告的时间段的选择更加重要也更为容易,相比于完美日记,饿了么的投放方式更节省费用也更有效。
但并不是每一条广告都精准,例如婚纱照广告和汽车广告。
出现婚纱照广告也许是因为他们将投放的用户定位为20-30岁的女性群体,但汽车广告的精准度有较大偏差。
为何会不准?我认为原因在于用户画像的不细致、对于用户偏好推断的滞后性和时间差把控不好。用户画像越细致,细分种类越多,对于用户偏好的推断就会越准确;而这种推断往往基于用户已经有浏览记录或购买行为之后,尤其是购买之后,消费者短时间内已经不需要这种产品,仍然推送同类产品大多属于无效广告,具有较强的滞后性;在这种情况下,投放应该掌握好时间差,以购买记录为初始时间,以产品的消耗速度推算消费者下一次需要产品的时间段,以此为周期进行广告投放。
第二关于竞价模式,程序化广告采用实时竞价(RTB)模式。传统的广告投放方式为媒体直采,即和媒体人工排期购买,主要是按天(CPD)或按时来购买(CPT),核心广告位一天的价格可能就达到十万到几十万不等;少量按照每千次曝光(CPM)来售卖的排期广告,一般也需要最低5万人民币的起投金额。这样高额的广告花费,往往只有头部的品牌广告主才愿意接受;而头部流量还会以合约广告的形式来投放,为争取优质的广告位,价值不菲。但RTB模式改善了这种问题,它提供多种效果广告的售卖模式,如按每次点击计费(CPC)、按每次效果计费(CPA)、按优化后每千次曝光计费(OCPM)和按优化后每次效果计费(OCPA)等,大大提高广告投放精准度,价格也更优惠,所以吸引了大量中小企业。
但优质的广告位大多还是掌控在媒体手中,会最优先地给到按媒体直采模式来购买以及按保价保量(PDB)模式来购买的广告主,其次给到以优选购买模式(PD)来购买的广告主,如果都没有人来买,最后才轮到实时竞价模式(RTB)来售卖。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朋友圈或者在网页上看到的大多数是知名度较低的中小企业的广告,头部品牌仍然会选择媒体直采或者合约广告的形式。
第三关于用户体验,作为消费者,总是希望在合适的时间看到需要的广告,但这个时间点却很难把握,例如完美日记的广告因为出现频次过高引发消费者反感,但饿了么反而在晚饭前推送广告,解决消费者的实际问题;再比如,用户在认真工作的时间内接收到大量商业广告,反而增加了用户的负担,引起用户的负面情绪,但如果在回家休息时接收到娱乐广告或服装广告,则有可能会关注广告,引发购买行为。不合时宜的广告会降低消费者用户体验,对于广告主和受众来说,都是低效的。所以程序化广告的投放需要预判用户有效的在线时间区间,并根据用户的偏好内容来投放。
总之,程序化广告的目的在于提高广告投放精准度,提高广告主的交易效率,充分实现流量变现。对此我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细化消费者标签,用更精准的洞察选择投放的用户;二是尽可能争取优质的广告位,拓宽广告投放渠道,综合运用媒体直采和RTB模式进行广告投放;三是把握投放的频次和时间段,投放不一定越多越好,过多的投放会引发消费者反感,为无效投放,通过算法推测合适的投放时间段,既节省广告费,又更加高效。